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房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文摘杂志,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药房杂志2012年第23期文章
  • 中药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进展

    目的:推动中药注射液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查阅近5年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对中药注射液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新药理实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和介绍.结果:中药注射液可通过多种机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明显的脑保护作用.结论:中药注射液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基础,进一步开发与应用的前景广阔.......

    作者:孙能强;徐侃 刊期: 2012- 23

  • 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方法评述

    目的:探讨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思路.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拆方研究法与整方研究法、代谢研究法与血清药物化学法、中药有效组分模式与谱效关系研究法、分子生物色谱技术与多靶点筛选技术以及系统生物学技术的特点与不足进行总结、分析与比较.结果:上述方法的不足体现在对药效物质的辨识和筛选时脱离了中医药理论,忽视了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现有分析手段的局限性以及定性过程较复杂等原因,限制了上述方法的广......

    作者:朴胜华;罗朵生 刊期: 2012- 23

  • HPLC法测定紫果西番莲叶中白杨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紫果西番莲叶中白杨素含量的方法.方法:样品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柱为HypersilODS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8∶82),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白杨素进样浓度在0.012~0.120m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0);平均......

    作者:赵瑞瑞;邹江冰;孔秋玲;蒋琳兰 刊期: 2012- 23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肽注射液中钙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骨肽注射液中钙含量的方法,并对其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样品采用混合酸消化后导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经火焰原子化,于422.7nm波长处测定.结果:钙的检测浓度在0~8μ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4%,RSD=1.97%(n=9).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检测骨肽注射液中钙的含量.......

    作者:宋阳;宋广群;茅建辉 刊期: 2012- 23

  • RP-HPLC法测定妇炎净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妇炎净胶囊中原儿茶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水溶液(20∶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8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20μL.结果:原儿茶酸的检测浓度在0.903~18.06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加......

    作者:杨仕林;舒海燕;王雨来 刊期: 2012- 23

  • HPLC法同时测定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因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绿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咖啡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TM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冰醋酸水溶液(25:75),检测波长为27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EGCG和咖啡因的进样量分别在1.25~10.00μg(r=0.9994)和0.25~2.00μg(......

    作者:李元宏;田华;陈吉炎 刊期: 2012- 23

  • 毛细管GC法测定南五味子多糖的单糖组成

    目的:研究南五味子多糖中单糖的种类和组成比例.方法:以2moL·L-1硫酸溶液水解南五味子多糖,用吡啶溶解干燥的水解产物,硅烷化衍生;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南五味子多糖的单糖组成:色谱柱为SE-30石英毛细管(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30℃,柱温为195℃.结果:南五味子多糖中含有甘露糖、木糖、半乳糖、果糖、葡萄糖和半乳糖醛酸6种单糖成分,已确定......

    作者:姚丹;王宏军;杨嘉玉;雷明生 刊期: 2012- 23

  • 大叶白蜡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分离并鉴定大叶白蜡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乙醇提取、硅胶柱色谱层析、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分离样品,所得单体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质谱等波谱分析法确定结构.结果:从样品中分得11个化合物,分别为咖啡酸(1)、丁香醛(2)、槲皮素(3)、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7-D-β-D-葡萄糖苷(5)、黄芩素(6)、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7)、丁香苷(8)......

    作者:肖正华;蔡玉鑫;阿依别克·马力克 刊期: 2012- 23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蛇鳞草根茎和叶中总黄烷醇苷含量的方法.方法:以三羽新月蕨素A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80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总黄烷醇苷的检测浓度在0.020~0.100mg·m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RSD=1.3%(n=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蛇鳞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钟希文;张文霞;曾聪彦;曾希娜 刊期: 2012- 23

  • 基于1H-NMR共振技术对涪麦冬与绵麦冬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

    目的:基于1H-NMR共振技术比较涪麦冬与绵麦冬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模式识别中的偏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方法,通过对其载荷图及1H-NMR图谱的比较分析,找出涪麦冬与绵麦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结果:涪麦冬与绵麦冬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高异黄酮类化合物上.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川麦冬药材及其制剂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钱进;肖草茂 刊期: 201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