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感染生物标记物及其在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新思路.方法:调研国内外文献,综述近年发现的有价值的感染相关生物标记物,概述感染相关标记物的研究近况,着重介绍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l等生物标记物及其在抗感染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与结论: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等感染生物标记物有助于快速、准确区分感染病原类别及评估感染病情,对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
作者:张彦东;黄思超;钟劲松 刊期: 2012- 34
-
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利拉利汀
目的:为利拉利汀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利拉利汀作用机制、药动学、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利拉利汀是一个口服有效、市场前景良好的药物,单用或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磺酰脲类联用都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服用安全、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维辉;苟佳佳;李靖柯 刊期: 2012- 34
-
防范住院患者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
目的:综述住院患者发生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现状、防范方法及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进行系统地综合、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高,影响广泛且原因复杂.目前主要采取关注药物不良事件多发人群、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采用电子技术和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等方式,对药物不良事件进行防范.结论:药物不良事件的防范工作,是一项艰难而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对于提高医院工作质量、增加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
作者:王明薇;王大南;菅凌燕 刊期: 2012- 34
-
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目的:结合国内外肺动脉高压(PAH)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临床需求的治疗PAH药物.方法:介绍当前世界上公认的、在肺动脉高压治疗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几类新型PAH药物:钙通道阻滞药、前列环素、内皮素受体拮抗药、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Rho激酶抑制剂;介绍我国特有的中医药对PAH的治疗.结果:新型PAH治疗药物显现出巨大的潜力,但在我国治疗PAH的新型药物种类相对较少,且价格昂贵,......
作者:韦海珠;梁冬 刊期: 2012- 34
-
复方利血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复方利血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复方利血平片对比常规降压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由2名研究员对原始研究独......
作者:胡蕾;刘松青 刊期: 2012- 34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的肾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患贫血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确定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否影响肾血管和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方法:30例患有贫血的CKD患者采用重组人EPO治疗,每2周皮下注射1次12000U的EPO,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测定各种参数.结果:6个月后,血清血红蛋白(Hbg)显著增加(P<0.05),尿蛋白水平、尿中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颈动脉内......
作者:于芳 刊期: 2012- 34
-
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麻醉术后止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帕洛诺司琼用于麻醉术后出现的急性及迟发性呕吐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试验组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对照组给予盐酸托烷司琼5mg,分别记录2组麻醉术后72h内止吐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对麻醉术后出现急性呕吐的完全控制率分别为80.0%、70.0%(P>0.05),急性呕吐发生率均......
作者:赵建生;佟波涛 刊期: 2012- 34
-
保肝药对结核初治患者肝损伤预防作用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保肝药对抗结核药肝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纳入比较结核患者预防性保肝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并应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RCT,合计2310例患者.全部为中文文献,Jadad改良量表评分均为1~3分,为低质量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对结核......
作者:任晓蕾;李婷婷;黄琳;张海英 刊期: 2012- 34
-
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多索茶碱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考察左氧氟沙星(LVFX)对多索茶碱(Dox)稳态谷血药浓度的影响,研究2种药物合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Dox单用及其与LVFX合用时的稳态谷血药浓度,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通过HPLC法测定Dox单用及其与LVFX合用时的稳态血药浓度均在2~10μg·mL-1内,卡方检验统计量为1.250,概率P=0......
作者:袁雅冬;赵芳;王淑梅 刊期: 2012- 34
-
柱前手性衍生化-HPLC法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D-谷氨酸和D-丝氨酸的浓度
目的:建立手性分离D-谷氨酸和D-丝氨酸的方法,测定人血浆和尿液中D-谷氨酸和D-丝氨酸的浓度.方法:12对极性氨基酸标准液混合后,加入衍生化试剂邻苯二甲醛、N-乙酰-L-半胱氨酸衍生化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样测定.色谱柱为大连依利特HypersilC18,流动相为甲醇-50mmol·L-1醋酸铵缓冲液(pH6.0),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μL,荧光检测......
作者:李晶;刘庆;肖忠华;李惠芝 刊期: 2012- 34
动态资讯
- 1 培根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 2 植物雌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
- 3 盐酸格拉司琼鼻腔喷雾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4 注射用加替沙星与甲硝唑磷酸二钠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 5 静脉输液临床应用分析
- 6 伊潘立酮-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验证
- 7 RP-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间苯二酚洗剂中间苯二酚和苯酚的含量
- 8 存活7年以上肾移植患者环孢素A血药浓度监测资料分析
- 9 正交试验优选疗筋涂膜剂醇提工艺
- 10 复方甘草酸苷抗乙肝病毒所致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
- 11 他汀类药物致横纹肌溶解症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 12 硝呋太尔阴道泡腾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戊酸钠浓度
- 14 妇科再造丸的体外溶出度测定
- 15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机制招标采购主体设置规律述评——基于欧盟国家不同医疗保障制度实践经验的总结
- 1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易达拉封注射液的含量
- 17 颈痹合剂的质量标准研究
- 18 中药抗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 19 川芎提取液动物血药浓度测定及其对钙激活钾通道作用初探
- 20 苦参素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