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细胞色素P450 3A5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细胞色素P4503A5(CytochromeP4503A5,CYP3A5)是CYP3A亚族中的一种重要的同工酶.其遗传多态性影响着许多经CYP3A介导的药物,如地尔硫革、阿芬太尼等在肝微粒体中的氧化代谢,该酶的活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对不同个体的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及药物的毒性产生重要影响,是引起个体及种族间对同一底物代谢能力不同的原因之一.本文主要对CYP3A5基因多态性及其种族差异,CYP3......
作者:王若伦;叶晓光;叶丽卡;罗健东 刊期: 2008- 04
-
A型肉毒毒素防治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A型肉毒毒素(BTX-A)的临床用途极为广泛,其用于预防和治疗偏头痛的研究在陆续开展,本文就BTX-A在治疗偏头痛的机制、给药途径、剂量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如下.......
作者:吴敏;陈美娟;魏洪平 刊期: 2008- 04
-
肺靶向红霉素明胶微球的安全性评价
目的:评价肺靶向红霉素明胶微球(EM-GMS)的安全性.方法:对EM-GMS、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EM)、空白明胶微球(GMS)进行小鼠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实验;以生理盐水为对照进行EM-GMS兔耳缘静脉血管刺激性、豚鼠全身过敏性及体外溶血实验.结果川、鼠尾静脉注射EM-GMS、GMS、EM后LD50分别为173.07、191.01、337.70mg·kg-1:与生理盐水比较,未观察到E......
作者:佃少娜;伍善广;李桃;杨帆;郑春铭;傅英梅;余丽娴 刊期: 2008- 04
-
HPLC法测定RAW264.7源性泡沫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细胞内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精确鉴定泡沫细胞含量,为研究细胞内胆固醇的变化提供技术平台.方法:应用HPLC法测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不同浓度的普伐他汀处理RAW264.7鼠源单核细胞源性巨噬细胞中胆固醇酯的含量.结果:OX-LDL可显著增加细胞对酯质的摄取量(P......
作者:杨晓青;王佐;吴峻 刊期: 2008- 04
-
2-羟丙基-β-环糊精对羟基喜树碱的增溶及稳定作用研究
目的:考察不同pH条件下2-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时羟基喜树碱(HCPT)的增溶作用以及HCPT内酯环开闭环平衡的影响.方法:运用相溶解度法进行增溶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HCPT内酯环形式与开环羧酸盐形式药物浓度,考察不同量的HPCD对HCPT内酯环开闭环转化pH平衡点.结果:随着HPCD浓度增加,HCPT的溶解度增加;包合物表观稳定常数随pH上升而下降;HPCD浓度在0%、10......
作者:宋金春;陈佳丽;黄岭 刊期: 2008- 04
-
白英乙醇提取物诱导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白英乙醇提取物对人肺癌SPC-A-1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人肺癌SPC-A-1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白英乙醇提取物处理组(浓度分别为2.5、5、10mg·L-1)和阳性对照组(顺铂);药物处理48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as和cas......
作者:韦星;涂硕;万福生;赵小曼;余乐涵 刊期: 2008- 04
-
米非司酮皮下埋植剂抑制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埋植剂抑制大鼠异位子宫内膜的效果.方法:分别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皮下埋植单根0.75、1.5、3.0cm长和2根、3根、4根3cm长规格米非司酮埋植剂,3个月后测定并计算异位子宫内膜抑制率,并与不合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根3cm长埋植剂在前15d米非司酮释放速度约为9μg·d-1,30d后约为5μ·d-1并可维持6个月以上.皮下植入1根1.5、3.0cm长或2根3.0cm......
作者:孙洪范;于祖茹;杨菁;肖渤瀚;路红;唐丽娜;武莉;宋存先 刊期: 2008- 04
-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测定小鼠G蛋白抑制肽GCIP-27血药浓度
目的:考察小鼠静脉注射G蛋白抑制肽GCIP-27后药动学情况.方法:125I-GCIP采用氯甘脲法标记,血浆中GCIP的浓度采用同位素示踪法结合三氯醋酸(TCA)沉淀法或低分子量SDS-PAGE电泳法测定.结果:GCIP-27在小鼠体内按一级动力学代谢,并呈三室开放模型;静脉注射125-GCIP90μg·kg-1后,电泳法和酸沉法测得t1/2α、t1/2βt1/2γ分别为0.009、0.245、2......
作者:王秀琴;李晓辉;张海港;杨丹莉 刊期: 2008- 04
-
聚氯乙烯输液袋对环孢素的吸附性考察
目的:考察聚氯乙烯(PVC)输液袋对环孢素的吸附作用.方法:将环孢素加入以PVC为材质的输液袋及玻璃瓶中,放置不同的时间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药物浓度,并考察其变化.结果: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PVC对环孢素的吸附率增大,12h时大吸附达38.66%,与同时间玻璃瓶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VC材质的输液袋对环孢素有较强的吸附性,应尽量避免使用.......
作者:黄义昆;梁健成;马善祥 刊期: 2008- 04
-
HPLC法测定头孢特仑酯片中主药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头孢特仑酯片中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流速为1.2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35nm,进样量为10μL.结果:头孢特仑酯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125μg·mL-1(r=0.9999,n=7);平均回收率为104.98%,RSD:0.86%.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邓小煌;陈学智;林朝霞;曾雪花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地塞米松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2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成都市连锁药店药学服务情况调查
- 3 糖安胶囊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4 异烟肼联合阿米卡星支气管镜下注药治疗疑似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观察
- 5 蝙蝠葛碱自微乳化释药系统在大鼠体内的生物利用度研究Δ
- 6 氟脲嘧啶脱氧核苷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 7 白术内酯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 8 6类降压药固定低剂量的单药降压疗效比较
- 9 滑石粉烫狗鞭的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研究
- 10 微泵中奥美拉唑持续给药的稳定性考察
- 11 长江流域6城市233家医院2007-2009年质子泵抑制剂利用分析
- 12 慢性低强度应激抑郁症模型大鼠组织中5-羟色胺和色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变化
- 13 RP-HPLC法测定甘露消渴胶囊中熊果酸的含量
- 14 磺脲类降糖药物长期应用的安全性研究
- 15 宁夏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学认知情况的调查分析
- 16 外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对照研究
- 17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他美浓度
- 18 病区使用自动化智能药柜管理药品模式的实践与体会
- 19 对深化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的思考
- 20 胰岛素注射液对注射用头孢地嗪钠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