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Caspase抑制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为开发Caspase抑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查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有关Caspase抑制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以Caspase为靶点的抑制药物可明显抑制脑缺血损伤引起的脑神经细胞凋亡,产生十分明显的脑神经保护作用.结论:应加大Caspase抑制剂的研究,为临床上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牟杰;申建宇;孔德杰;罗云;李康;姚逢;刘元;裴冬生 刊期: 2013- 03
-
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皂苷类成分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为超临界流体应用于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查阅近十年相关文献,对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原理和在提取皂苷类成分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已用于多种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随着对这一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在皂苷类成分的研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徐先祥 刊期: 2013- 03
-
染料木素防治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
目的:为染料木素用于前列腺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染料木素在流行病学调查、细胞试验、动物模型实验、临床试验方面的研究结果,概述其防治前列腺癌的作用机制.结果:染料木素在细胞水平下,能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增加细胞的黏附性,减少细胞的迁移;在动物模型下,无论是原发性肿瘤动物模型,还是转移性肿瘤动物模型、转基因肿瘤动物模型,染料木素对前列腺癌都表现出......
作者:王晖;周玉生;郑兴 刊期: 2013- 03
-
中药气雾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为中药气雾剂的进一步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查询国内、外有关中药气雾剂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中药气雾剂具有剂量小、奏效快等特点,适用于急性、突发的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但相关基础研究薄弱.应着力研发质量可控、药效物质基础相对清楚、携带安全、使用快捷的中药气雾剂,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作者:王宝君;董国菊;刘剑刚;李立志;史大卓 刊期: 2013- 03
-
贵州两产地石楠藤中挥发油的GC-MS分析
目的:分析贵州贵阳相思河与赤水桫椤所产石楠藤中挥发油成分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楠藤中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测定挥发油成分,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从贵阳相思河产石楠藤中共分离出61种成分,已鉴定54种,其相对质量分数占挥发油总量的77.48%;质量分数较高的成分有双环大(牦)牛儿烯(8.846%)、α-律草烯(6.230%)、δ-荜澄茄烯......
作者:吴连花;孙庆文;徐文芬;何顺志;王道平 刊期: 2013- 03
-
苏合香与安息香中挥发油成分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苏合香与安息香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苏合香和安息香挥发油,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分析.色谱柱为19091N-133HP-INNOWax(30m×0.25mm×0.25μm),进样口温度为250℃,采用程序升温条件,载气为高纯氦气,载气流量为1.0ml/min,分流比为10∶1,电离方式为电轰击电离,电离能量为70eV,......
作者:彭颖;夏厚林;周颖;王建;吴强;郭帅;贾芳 刊期: 2013- 03
-
RP-HPLC法同时测定石榴皮中4种多酚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石榴皮中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rcusEP-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没食子酸)、377nm(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结果:没食子酸、石榴皮鞣素、安石榴苷和鞣花酸的进样量分别在0.020~0.320......
作者:刘振平;陈祥贵;彭海燕;杨文宇;杨潇;何宇新;李玉锋 刊期: 2013- 03
-
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芪葛通络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羌活、粉葛、天麻、地龙、桂枝、延胡索和僵蚕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秦艽、羌活、川芎、粉葛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龙胆苦苷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法专属性强;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龙胆苦苷进样量在48.45~193.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7%......
作者:张飞;陈随清;王红霞;孙孝亚;季琳 刊期: 2013- 03
-
韭菜子的生药学研究
目的:建立韭菜子的生药学鉴别特征.方法:采用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法对韭菜子进行鉴别研究,并建立其鉴别特征.结果:本试验在性状鉴别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韭菜子的横切面结构与粉末特征,并建立了其薄层鉴别色谱.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直观,可为韭菜子药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徐红;董婷霞;林燕靖;邓伟麟;詹华强;王峥涛 刊期: 2013- 03
-
萝芙木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目的:对萝芙木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和重结晶等多种分离方法对萝芙木的氯仿层提取物进行分离,并依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萝芙木的氯仿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邪蒿素(1)、花椒树皮素甲(2)、丁香脂素(3)、胡萝卜苷(4)、利血平(5)、育亨宾(6)、阿马里新(7)、哈尔满(8).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文静;洪博;赵春杰 刊期: 2013- 03
动态资讯
- 1 HPLC法同时测定淡竹叶中绿原酸和牡荆素的含量
- 2 心血管药物代谢酶及其遗传药理学研究进展
- 3 丙泊酚通过MAPK/ERK信号通路对谷氨酸诱导的神经PC12细胞损伤的抑制作用
- 4 不同产地白术醇提物的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
- 5 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Hcy等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 6 我院用药咨询服务绩效管理模式的探讨
- 7 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合并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疗效
- 8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5-氟尿嘧啶的浓度
- 9 右美托咪定用于膀胱镜检术的临床研究
- 10 药用植物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11 2001年~2003年重庆市18家医院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利用分析
- 12 乌梅不同部位药理作用研究
- 13 临床药师参与1例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疗实践
- 14 环孢素和他克莫司对肾移植患者自测健康的影响比较
- 15 采用改进的溶血试验法考察低渗静脉注射液的安全性
- 16 洛美沙星对大鼠血胰屏障通透性的研究
- 17 救必应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鉴定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18 RP-HPLC法同时测定羚羊感冒胶囊中5种成分的含量
- 19 鬼臼毒素衍生物YB-1EPN对人口腔鳞状上皮癌细胞系增殖的抑制作用研究
- 20 牛蒡根及其有效提取部位和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