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松潘乌头总碱的抗炎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松潘乌头总碱(TAS)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不同致炎剂复制大鼠、小鼠炎症模型,检测其毛细血管通透性、多形核白细胞百分比和炎症组织前列腺素E(PGE)、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3.0、1.5mg·kg-1TAS对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与明胶诱发的多形核白细胞游走均有明显抑制作用;2.0、1.0mg·kg-1TAS可使角叉菜胶致炎大鼠炎症组织......
作者:李敏;李晓强;焦海胜;王建治 刊期: 2012- 23
-
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注射用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神经元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复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尼莫地平(1.0mg·kg-1)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中、低剂量(10.24、5.12、2.56mg·kg-1)组.尾iv给药,每天1次,连续3d.测定大鼠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脑海马组织Na+-K+-ATP酶、Ca2+-AT......
作者:徐露;董志 刊期: 2012- 23
-
褐藻多糖硫酸酯精提物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精提物(RFSE)对慢性肾衰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1%羧甲基纤维素钠)、模型(1%羧甲基纤维素钠)、地塞米松(0.1mg·kg-1)、褐藻多糖硫酸酯(FS,100mg·kg1)和RFSE高、中、低剂量(100、50、25mg·kg)组.灌胃365mg·kg-1腺嘌呤(每天1次,连续20d)以复制慢性肾衰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各......
作者:李娟;何海霞;周远大;郝守祝 刊期: 2012- 23
-
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芎嗪+丹参酮ⅡA高、中、低剂量(40+12、20+6、10+3mg·kg-1)组.于肺缺血前3d灌胃给药,每天1次.测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含量、肺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湿重/干重比值(W/D)和肺通透指......
作者:韩敏珍;冉群钗 刊期: 2012- 23
-
辛苍鼻舒胶囊中挥发油成分的提取与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辛苍鼻舒胶囊中细辛、川芎、苍耳子、辛夷所含挥发油的提取与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挥发油提取量为指标,考察提取工艺;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包合温度、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以包合物收得率为指标,考察包合工艺.结果:挥发油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浸泡1h,提取8h;佳包合工艺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挥发油与β-环糊精比例为1∶6,在40℃下包合6......
作者:李罗清;黄慧;田素英 刊期: 2012- 23
-
正交试验优选升麻葛根颗粒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升麻葛根颗粒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葛根素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以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升麻葛根颗粒佳提取工艺.结果: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h.结论:所选工艺简单、可行,可用于升麻葛根颗粒的提取.......
作者:胡倩;李建华;闫国立 刊期: 2012- 23
-
响应面法优选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波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选取提取时间、超声波功率和液料比为随机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以总生物碱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分析.结果: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8min、超声波功率420W、液料比6.6(mL∶g).在此条件下,总生物碱得率验证值为0.1685%.结论:响应面法优选浙贝母中总生物碱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简便、易行.......
作者:严优芍;钟伟健;孙悦 刊期: 2012- 23
-
参芪抗运动疲劳口含片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考察参芪抗运动疲劳口含片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Box-behenken试验设计,以总皂苷、总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绘制三维效应曲面图,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为加入9.12倍量水,提取温度95℃,提取时间1.12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作为参芪抗运动疲劳口含片的制备工艺.......
作者:张军;赵静 刊期: 2012- 23
-
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使用分析
目的:评价我院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使用现状,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排序和分析.结果:我院2008-2011年抗肿瘤口服中成药品种基本固定,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疗效确切、价格适中的中成药DDDs、DDC、DUI排序靠前.结论:我院抗肿瘤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要综......
作者:郭玉霞;张磊;齐伟;吴志恒 刊期: 2012- 23
-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联合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与依达拉奉,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依达拉奉.观察治疗2周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并对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1),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
作者:马熙岳;牛忠江;倪磊;尹运佳 刊期: 2012- 23
动态资讯
- 1 藏药复方多血康胶囊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2 统一基本药物标签内容位置的建议
- 3 莲必治注射液致肾功能损害56例文献分析
- 4 蒙药五味沙棘散对吸烟致小鼠肺部炎症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 5 三联疗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的疗效观察
- 6 半开放式静脉输液器2种排气方式对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的影响
- 7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消肿止痛酊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 8 3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血药浓度监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Δ
- 9 门诊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分析
- 10 桦木酸纳米粒的制备与表征
- 11 推动与制约我国药业发展的结构性因素
- 12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1例高血压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服用比索洛尔致哮喘加重的病例分析
- 13 从美国医师、医院、医保机构的制约关系探讨我国医药费用控制
- 14 早期应用他汀类药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 15 某眼科诊疗中心2013-2015年药物利用分析
- 16 阿苯达唑纳米混悬液的冻干工艺优化
- 17 HPLC法测定木薯叶中芦丁的含量
- 18 临床药师参与妊娠合并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实践
- 19 王陇德副部长会见美国雅培制药公司亚太非地区总裁
- 20 我院门诊静脉应用抗菌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