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盐酸哌罗匹隆片的溶出度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哌罗匹隆片溶出度的方法.方法:根据2005年版(二部)中溶出度测定方法第三法(小杯法),以水为溶媒,转速为50r·min-1,于30min取样,在316nm波长处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吸收度,并计算溶出度.结果:盐酸哌罗匹隆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2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76%(RSD:0.27%),3批样品30min溶出度均大于80%.结论:......
作者:胡正晖 刊期: 2009- 10
-
RP-HPLC法测定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PLGA微球中2组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罗哌卡因-醋酸地塞米松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中罗哌卡因和醋酸地塞米松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C18,流动相为乙腈-甲醇-20m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26:18:56),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20μL,罗哌卡因和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波长分别为210、240nm.结果:罗哌卡因和醋酸地塞米松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10、0......
作者:徐岩;陈仲清;王照飞;邱秋英 刊期: 2009- 10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糖酐铁制剂中铁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右旋糖酐铁制剂中铁含量的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右旋糖酐铁溶液使Fe3+游离后,用盐酸羟胺还原成Fe2+,再与邻二氮菲形成红色络合物.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0nm波长处测定其含量.结果:Fe2+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4.μg·mL-1(r=0.9999);右旋糖酐铁片及其注射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RSD=0.52%)、99.7%(RS......
作者:赵云;叶红 刊期: 2009- 10
-
HPLC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主药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缓释片主药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ThermoODS-C18,流动相为0.2mol·L-1草酸铵-0.01tool·L-1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000:180:120:80),检测波长为280nm,进样量为20μL,流速为1.5mL·min-1.结果:米诺环素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0.5mg·mL-1(r=0.9998);平均......
作者:齐靖;蒋海松;吴琳华 刊期: 2009- 10
-
RP-HP LC法测定导便栓中醋酸氯己定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导便栓中醋酸氯已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dC18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30:70:0.5,用磷酸调pH至3.0),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1,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醋酸氯己定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09213.10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9%(RSD=2.16%,n=9).......
作者:陈秋虹;余继英;陈瑾 刊期: 2009- 10
-
临床药师学习交流网站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建立临床药师学习交流的网络平台.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方法:在远程服务器上建立MySQL数据库,应用PHP动态网页程序构建供临床药师利用的网站.结果:网站运行稳定、速度快、维护方便,能满足会员在线学习交流使用的需要.结论:临儋床药师学习交流网站的建立有利于临床药师在开展临床药学过程中分享知识,促进其交流.......
作者:孙福生;王少华 刊期: 2009- 10
-
影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原因分析
目的:提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方法:时PIVAS药品损失记录与影响工作效率的电话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品损失的主要原因是配置差错和退药问题;临床要求打单发药的电话多,严重影响了PIVAS药师的工作效率.结论:加强科室内培训,避免不必要的电话,可全面提高PIVAS工作质量和效率.......
作者:赵方允;王丽 刊期: 2009- 10
-
药品质量数据分析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供应商和生产企业处理药品质量问题的能力,为医院今后选择供应商和生产企业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药库药品质量登记表,将药品质量问题按A型、B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A型药品质量问题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占28.6%,B型药品质量问题即流通、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占71.4%.结论:药品质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客观反映整年度医院药品质量和供应商供货质量的总体情况,可作为优选药......
作者:沈烽;张健;王兰珍;吴颖坤 刊期: 2009- 10
-
依托电子病历的药品不良反应院内监测系统的开发及应用
目的:提高药品不良反应院内监测的质量和效率.方法:以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院内监测工作流程为背景,采用Brower/Server体系结构、ASP.NET2.0以及SQLSERVER2005数据库技术,通过与医院电子病历平台共享数据库的方式,开发了ADR院内监测系统.结果与结论:通过ADR院内监测网的建立,明确了医务人员在ADR工作中的职责,提高了我院医务人员对安全用药的责任意识及......
作者:唐雄;徐传新;张先平;胡燕;肖峰 刊期: 2009- 10
-
我院临床药师的绩效管理实践与探索
目的:探索临床药师的绩效管理模式.方法:以科室人力资源管理项目为背景,结合临床药师的组织结构建设,围绕客观评价临床药师的工作为重心,以提升临床药师服务质量为目的,构建我科的临床药师绩效管理模式.结果:结合表格和文字,初步建立起以绩效目标设置、绩效辅导、绩效考核为主要内容的绩效管理模式.结论:所建的临床药师绩效管理模式可提高管理效率,促进临床药学各项工作的开展.......
作者:卜书红;张健;陆晓彤;胡松浩;杨传敏 刊期: 2009- 10
动态资讯
- 1 2003年~2005年北京地区甲3型流感病毒流行株金刚烷胺耐药性调查
- 2 我院2006年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 3 FTY720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研究
- 4 HPLC法测定双花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
- 5 比阿培南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感染的Meta分析
- 6 肝素雾化吸入对豚鼠凝血时间及小鼠尾出血时间的影响
- 7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奥扎格雷的浓度
- 8 痔疾洗液体外抑菌、抗滴虫及止痒作用研究
- 9 具备执业药师资格的专业教师注册执业的探讨
- 10 哮喘患儿的药学监护
- 11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系统评价
- 12 我院56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3 我院17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 14 消石利胆胶囊与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胆固醇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比较
- 15 溶剂与非溶剂包衣技术在中药微丸中的应用
- 16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患者疗效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 17 曲美他嗪口服制剂致不良反应/事件768例分析
- 18 磷脂复合物技术与制剂新技术在中药中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 19 临床路径在小儿外科手术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 20 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