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的使用数据,包括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结果:浙江省11家医院2010-2015年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的销售金额由2530192.33元增长至6201691.54元,在药品总销售金额中的占比由13.93%......
作者:孙娇;孔思思;郑小卫;张轶雯;方罗 刊期: 2017- 26
-
我院特殊诊疗操作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特殊诊疗操作中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8月进行特殊诊疗操作的患者,对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调查的149例患者中,有62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1.61%.62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有5例为口服,其余均为注射给药.共使用抗菌药物九大类18个品种,合计69例次,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频次为49......
作者:邵燕;刘群;张东萍;巫爱峰;陈丽芳 刊期: 2017- 26
-
某院2013-2016年抗菌药物眼用制剂使用量与眼部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目的: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眼用制剂提供参考.方法:汇总、分析某院2013年1月-2016年12月抗菌药物眼用制剂的使用情况,计算其用药频度(DDDs);收集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采用Pearson检验考察抗菌药物眼用制剂DDDs与细菌耐药率的相关性.结果:2013-2016年,该院使用的抗菌药物眼用制剂共计七大类10个品种,总DDDs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26.16%.妥布霉素(地塞米......
作者:张晓燕;张慧芝;陈梦平;李乐;王娟 刊期: 2017- 26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及9-羟基利培酮的浓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及9-羟基利培酮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以AF2672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XtimateTMC18,流动相为乙腈-10mmol/L乙酸铵溶液(含0.1%甲酸)(37:63,V/V,pH=3.2),流速为0.25m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6μL.采用电喷雾电离源,以多反应离子监测进行正离子扫描,......
作者:楼江;严伟;王刚;王飞;王峰;李焕德 刊期: 2017- 26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布洛芬和吲哚美辛的浓度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尿液中布洛芬和吲哚美辛浓度的方法.方法:尿液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为DiscoveryC18,流动相为乙腈-20mmol/L乙酸铵溶液(85:15,V/V,用冰醋酸调节pH至3.5),紫外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80μL.结果:布洛芬和吲哚美辛的尿药浓度均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作者:刘丰;周辉;袁泰先 刊期: 2017- 26
-
某肿瘤专科医院抗肿瘤药致不良反应报告309例分析
目的:了解抗肿瘤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安全使用抗肿瘤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肿瘤专科医院2015年1-12月收集的309例抗肿瘤药致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9例ADR患者中,女性(58.25%)多于男性(41.75%);4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较高(78.64%);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82%);严重的ADR225例(72......
作者:潘文;李豫;黄天文;雷宇;梁琳琳 刊期: 2017- 26
-
北京地区2003-2013年舒血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舒血宁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地区2003-2013年舒血宁致ADR上报信息进行统计归类,对发生人群、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发生时间、合并用药和预后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648例ADR报告中,老年患者的ADR发生率高于青壮年患者,女性患者发生率(60.92%)高于男性患者(39.08%).ADR累及多个器官/......
作者:朱盛;邢百倩;梅丹;冯雷;张晓 刊期: 2017- 26
-
地佐辛注射液致ADR/ADE报告1290例分析
目的:了解地佐辛注射液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09年1月-2016年8月江苏省ADR数据库,对地佐辛注射液致ADR/ADE的患者性别与年龄、药品用法用量、ADR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和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90例地佐辛注射液致ADR/ADE报告,其中严重的ADR/ADE报告40例(3.10%);报告单位......
作者:于丹丹;孙骏;李明;马丹华;陈永飞 刊期: 2017- 26
-
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动脉疾病(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PAD患者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相关性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已发现多种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相关的基因,包括细胞色素P450(CYP)2C19、腺苷三磷酸结合盒B亚家族成员1(ABCB1)、对氧磷酶1(PON1)和腺苷二磷酸P2Y12......
作者:徐晓宇;林阳;石秀锦;续茜桥 刊期: 2017- 26
动态资讯
- 1 中药药动学研究现状和研究方向
- 2 门诊流动人口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 3 纳米银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流变学考察
- 4 槲皮素对胃癌MGC-803细胞生长及凋亡作用的研究
-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止痛巴布膏中大黄酚的含量
- 6 首次与多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使用调查
- 7 张文康部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新局面
- 8 土茯苓药材HPLC指纹图谱研究及主成分的含量测定
- 9 复方大青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 10 苗药赤胫散提取物的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 11 酪酸梭菌联合抗菌药物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炎症因子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 12 钙离子对全静脉营养液稳定性的影响
- 13 临床药师参与肺癌药物治疗切入点的探讨
- 14 三七皂苷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 15 我院芬太尼透皮贴剂在癌痛治疗中的使用分析
- 16 醋柳黄酮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致兔动脉粥样硬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 17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靛蓝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 18 药品制剂检验文档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 19 四川省等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学队伍与开展相关工作状况调查(一)——医院药学一般状况
-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中主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