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正交试验优选板蓝根多肽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板蓝根多肽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溶剂种类、提取时间、溶剂用量为考察因素,以凯氏定氮法和二喹啉甲酸法测定多肽得率,并以此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在室温下,板蓝根多肽的佳提取工艺为用15倍量的超纯水浸泡24h,该条件下,收率可达70%.结论:所选工艺合理、简便,可用于提取板蓝根中多肽.......
作者:南楠;刘西京;侯安国 刊期: 2014- 11
-
均匀设计法优选通心舒颗粒中药材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选通心舒颗粒中药材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倍数、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以提取液中丹酚酸B转移率、芍药苷转移率及干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优选工艺.结果:优提取工艺为加9倍量的水,浸泡20min,提取3次,每次105min.结论:优选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可用于通心舒颗粒中药材的提取.......
作者:刘弘;王俊杰 刊期: 2014- 11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穿琥宁固体脂质微粒处方
目的: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穿琥宁固体脂质微粒的处方.方法:以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穿琥宁固体脂质微粒,以包封率、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考察内水相与油相体积比(W1/O)、脂质比(SA/SPC,m/m)、外水相表面活性剂(即泊洛沙姆)质量分数对处方的影响,对结果分别进行多元线性与二项式方程拟合,采用效应面预测佳处方.结果:佳处方为W1/O为0.2∶0.2,SA/SPC为8∶1(m/m),泊洛沙姆质量......
作者:张志勇;王鹏;何文生 刊期: 2014- 11
-
我院2008-2012年清热类中药饮片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清热类中药饮片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采购提供参考.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我院2008-2012年清热类中药饮片的用量、销售金额及年平均增长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清热类中药饮片用量以平均9.93%的增长率逐年增加,销售金额以平均19.11%的增长率逐年增加.各类药物中以清热解毒药用量大,接下来依次为清热凉血药、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和清虚热药.结论:我院清热类中药饮......
作者:朱育凤;金叶妹;张倩;胡莹 刊期: 2014- 11
-
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特点和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的年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10-2012年中药注射剂品种数基本稳定,销售金额逐年上升,其中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稳居首位,且构成比均在50%以上;单品种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名前10位的也以活血化瘀类中药......
作者:欧阳荣;廖建萍;刘红宇;胡宏 刊期: 2014- 11
-
我院2009-2013年中成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中成药使用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我院2009-2013年中成药用药数据,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排序比(DUI)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9-2013年中成药年销售金额和DDDs快速增长,DDC呈平稳减少趋势,肿瘤科等医院特色科室中成药用药比重较大.结论:我院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特色用药占优.......
作者:丁科;郑敏霞;孙彩华 刊期: 2014- 11
-
中药师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师提供优质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从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结合实践阐述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切入点和主要内容,明确实际工作中的难点以及应对策略.结果与结论:综合性医院的中药师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不仅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中药学服务,而且可以提高中药师的业务能力,促进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和药学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郭玉姝 刊期: 2014- 11
-
基于处方点评的中成药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要素探讨
目的:探讨中成药临床合理使用的关键要素.方法:参考《处方点评管理办法》,回顾性随机抽取某院2013年1-6月门诊中成药处方870张,开展处方点评,并分析合理用药关键要素.结果:不合格处方共171张,超剂量或超疗程用药、疹断与用药不符、药品不合理配伍、重复给药为不合理用药的四大主要因素,恰当剂量和理论指导是合理用药的关键要素.结论:以门诊一线处方为基础开展处方点评,分析中成药合理用药要素,可为深入研......
作者:王宇光;李红燕;孔祥文 刊期: 2014- 11
-
儿童肺炎的中医药学监护模式探讨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中医药学监护模式.方法:通过分析1例肺炎患儿的中医治疗方案和药学监护方案,介绍中医药学监护主要内容,对儿童肺炎的药学监护模式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对肺炎患儿实施中医药学监护非常必要,通过全程的中医药学监护,及时发现和解决了患儿治疗中的问题,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减少药物浪费,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叶秋明;梅全喜;吴惠妃;周永茂 刊期: 2014- 11
-
基于某院处方对妊娠期中药临床应用的分析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的常发疾病及其临床应用中药的情况.方法:收集某院2012年妇产科医师针对妊娠疾病所开中药处方,结合相关文献,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03统计软件对疾病与孕期的关系、常见疾病类别、常用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中、晚期孕妇疾病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阴道炎、上呼吸道感染、贫血为孕妇常发疾病;临床上使用中成药的比例明显高于煎剂处方,常用药物有益血生胶囊、青香妇科......
作者:吴惠妃;叶秋明;陈剑苗 刊期: 2014- 11
动态资讯
- 1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与CYP2E1和GSTM1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 2 医疗机构制剂配制方式的探讨与政策分析
- 3 中美网上药店的比较研究
- 4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药物对比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Meta分析
- 5 50%硫酸镁溶液的防腐剂筛选研究
- 6 我院2005~2006年口服中成药应用分析
- 7 HPLC法测定维生素A在健康受试者及肝硬化患者体内的血药浓度
- 8 鱼腥草注射液致过敏反应63例文献分析
- 9 某市2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前后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分析
- 10 切片与切段对叠鞘石斛多糖、联苄类化合物及石斛酚提取量的影响研究
- 11 基于WHO/HAI标准调查方法的南京市基本药物可获得性及可负担性调查分析
- 12 RP-HPLC法同时测定利明滴眼液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B1的含量
- 13 补气活血中药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14 当前4种主要媒体药品广告监管策略分析及建议
- 15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辅助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系统评价
- 16 我院591例骨科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 17 社区用药安全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 18 西南4省市51家医院1999年~2000年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用分析
- 19 黄芪当归合煎剂对急性肾损伤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 20 马鞭草提取物的镇咳、抗炎和祛痰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