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在我院住院药房的应用
目的:为在医院住院药房推广应用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提供参考.方法:介绍我院使用的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工作原理、流程及主要结构、功能,评价其应用价值,指出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果: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进行单剂量摆药准确性高、效率高,减轻了药师的工作强度,但药品包装成本、耗材成本、药品质量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结论:全自动单剂量药品分包机适合于住院患者口服药品单剂量摆药,有助于提高药房工作质量......
作者:李野;刘煜 刊期: 2008- 25
-
捐赠药品管理相关工作运作模式初探
目的:探讨捐赠药品管理相关工作的佳运作模式.方法:总结我院、我科室对赈灾捐赠药品入库、保管、使用等环节管理的实际工作.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捐赠药品管理工作应从药品入库、保管、使用等环节加以重视,建立健全捐赠事务管理制度,规范捐赠行为,加强捐赠药品效期管理,逐步建立实用、高效的运作模式.......
作者:徐珽;金朝辉;马音;杨梅;唐尧 刊期: 2008- 25
-
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模式,优化医院药库工作流程
目的:为医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我院药库管理经验为蓝本,探讨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的模式.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库实施零库存理念管理模式后,药品周转次数达每季度8-9次,大大降低了药品的储存成本,极大地盘活了流动资金,使我院药品资金降至仅占医院流动资金的15%左右.目此,建立适合院情的库存管理模式,应用零库存理念管理医院药库,对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林芸竹;许群芬;曹幼红;张伶俐 刊期: 2008- 25
-
我国高等药学院校药事管理学科师资情况调查
目的:为加强我国高等药学院校药事管理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药事管理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官方网站、院校网站等进行基本信息资料收集,通过电话、面访等方式对各院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返回有效问卷的108所高等药学院校中,共有276名药事管理学科教师,其中男性142人,女性134人;专职教师145人,兼职人员131人.有63所院校仅有药事管理学科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主要来源于药学其他学科教研组织(9......
作者:胡明;蒲剑;蒋学华;吴蓬;周乃彤 刊期: 2008- 25
-
关于没有经过许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用药问题的探讨
目的:为解决临床药物治疗中使用没有经过许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用法问题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没有经过许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用药存在的合理性以及可能引发的问题.结果:临床使用没有经过许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用法具有合理性,也符合国际惯例,但也可引发政策法规、用药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结论:相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应关注没有经过许可或药品说明书以外用药问题,确认公认的处理原则和对策.......
作者:刘丽萍;陈玉玲;谢进;王依文;韩晋 刊期: 2008- 25
-
中美药品生产准入法律程序的比较研究
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生产准入法律程序提出建议.方法:通过对中关两国准许设立药品生产企业和准许药品生产及上市销售的法律程序的比较,分析我国现行药品生产准入法律程序存在的缺陷.结果与结论:我国可借鉴美国相关法律的经验,弥补现有的立法缺陷,以企业注册登记程序取代生产许可证审批程序,实施产品(GMP)认证,并将GMP认证程序以及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审查程序与药品注册程序相融合.......
作者:李歆;毛毛 刊期: 2008- 25
-
我国应用药物经济学起步晚、进展慢的成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目的:为促进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尽旱得到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系统、全面地分析我国应用药物经济学起步晚、进展慢的成因.结果与结论:相关机构或部门管理使命和目标缺失、管理理念陈旧、对药品经济性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以及医药支付方的真实需求在药品使用环节被扭曲、对自发性评价工作缺乏必要的规范是造成我国应用药物经济学起步晚、进展慢的主要原因.促进药物经济学在我国尽旱得到广泛的应用的首要措施是明确各相关高管理......
作者:孙利华 刊期: 2008- 25
-
FDA医药产品CGMP相关警告信分析
目的:为我国企业把握世界医药产品质量管理的趋势和改进质量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2002~2006年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医药产品现行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相关的警告信进行统计分析,探讨FDA对医药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管重点和意图.结果与结论:FDA警告信的内容非常有价值,时把握世界医药产品质量管理的趋势和改进质量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我国企业可以从FDA对医药产品的监管重点、意图和......
作者:梁毅;王慧敏 刊期: 2008- 25
-
硼酸滴耳液的制备方法改进
目的:改进硼酸滴耳液制备方法.方法:利用超声波代替水浴加热促进硼酸溶解以制备滴耳液,并对上述2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制制剂为无色澄清液体,质量检查等均符合;与水浴加热法相比,超声波法可显著缩短制备所消耗的时间,分别为(29±4.2)、(18±1.4)min.结论:该制剂改进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08- 25
-
美洛昔康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制备美洛昔康温敏性水凝胶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泊洛沙姆P407、P188为基质制备温敏性水凝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主药的含量.结果:所制制荆为水溶性淡黄色或淡黄绿色透明凝胶,鉴别、检查均符合2005年版中的相关规定;美洛昔康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1.956~19.56mg·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42%(RSD=1.53%).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
作者:申献玲;胡燕;雷露;徐传新 刊期: 2008- 25
动态资讯
- 1 利用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导药品定价的探讨
- 2 非参数Bootstrap-效果置信区间估计中的应用
- 3 调经助孕胶囊对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Δ
- 4 浅析《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对药品零售企业的影响
- 5 我院2006~2008年抗病毒药应用分析
- 6 长期服用氢氯噻嗪后RAAS活性变化与血糖变化关系
- 7 氨溴索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疗效比较
- 8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血清中异丙酚浓度
- 9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骨肽注射液中钙的含量
- 10 临床药师对1例急性荨麻疹患者应用地塞米松后白细胞异常升高的会诊及用药体会
- 11 低装量检查法改进的探讨
- 12 我院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实施效果评价
- 13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及美国相关处理流程介绍
- 14 甘精胰岛素对比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Meta分析
- 15 加味二仙汤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35例疗效观察
- 16 WHO儿童基本药物示范目录与WHO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的对比分析
- 17 平消胶囊与参丹散结胶囊辅助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 18 皂角刺的定性鉴别
- 19 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不同年龄小儿的药效学研究
- 20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