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40例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后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浆TNF-α、IL-6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血浆TNF-α及IL-6含......
作者:江承平;吴碧华;刘福;李毅;吴功柱 刊期: 2008- 24
-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58例给予利巴韦林片、儿童感冒颗粒.均每日3次,疗程3d.比较2组退热时间、临床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显著优于时照组(P<0.01).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效......
作者:张瑞杰;刘元辉;杨谦 刊期: 2008- 24
-
浅析我国传统医药立法保护的重点
目的:讨论我国传统医药立法保护的重点.方法:对我国传统医药立法时应予以保护的重点内容加以分析.结果与结论:传统医药立法时,应当将传统医药文献、中草药资源、药用遗传资源作为保护重点.......
作者:董作军;黄文龙 刊期: 2008- 24
-
中药饮片零库存在我院施行的实际作用
目的:探讨饮片库房零库存在我院施行的实际意义.方法:从对医院资源利用、药房管理、饮片质量保证几方面展开分析.结果:饮片零库存管理可以节约医院宝贵资源、理顺药房管理工作、保证饮片供应质量.结论:饮片零库存对我院药房的各项管理工作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平;王亚华;殳迎春 刊期: 2008- 24
-
川芎嗪致30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川芎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30例川芎嗪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川芎嗪致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多发生于>50a年龄组,其出现时间可发生于用药后的各个时间段.不良反应累及机体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严重者可出现过敏性休克.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了解川芎嗪所致不良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加强其应用的监测,......
作者:曾聪彦;梅全喜 刊期: 2008- 24
动态资讯
- 1 一种脂溶性酸的精制方法
- 2 杠柳苷元对肥大细胞脱颗粒及释放组胺影响的研究
- 3 渗透泵制剂的研究进展
- 4 我院儿科病区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 5 注射用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 6 阳春砂仁果实和根挥发油成分比较
- 7 早期使用替罗非班联合不同调脂药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 8 天冬总皂苷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 9 HPCE法同时测定新疆药桑叶中芦丁、异槲皮苷、槲皮素与绿原酸的含量
- 10 我院2007-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 11 超声技术在中草药提取中的应用
- 12 HPLC法同时测定益肾灵颗粒中淫羊藿苷、补骨脂素及异补骨脂素的含量
- 13 黄芪多糖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黏膜P53、P65、VEGF蛋白表达及AI的影响
- 14 全自动口服药品摆药机在我院药房的应用及体会
- 15 米格列奈钙3个主要降解杂质的研究
- 16 中医药治疗痤疮的研究进展
- 17 复方硫磺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 18 试论医院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三)
- 19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强力枇杷露中薄荷脑的含量
- 20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