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4种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原发性高血压4种药物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方法:将126例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32例)给予氨氯地平(5mg,1次·d-1);B组(31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1次·d-1);C组(31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1次·d-1)联合氢氯噻嗪(25mg,1次·d-1);D组(32例)给予依那普利(10mg,1次·d-1)联合氨氯地平(5mg,1次·d-1).均治疗8周......
作者:赵炳康;贾金花 刊期: 2008- 17
-
3种用药方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种用药方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将9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除均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外,A、B、c组再分别给予盐酸丁咯地尔、舒血宁、复方丹参治疗14d.结果:A、B、C组成本分别为1705.06、2876.30、1117.34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2.86%、70.0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818.73、3097.46、1596.2......
作者:王心平 刊期: 2008- 17
-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马尔可夫模型的优化——马尔可夫决策模型
目的:探讨马尔可夫模型的优化--马尔可夫决策模型的优缺点,进而为其在药物经济学领域的应用做好准备.方法:阐述马尔可夫模型的基本特点,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说明马尔可夫决策模型在药物经济学中的作用.结果与结论:马尔可夫决策模型能更有效的评估多种药品或者治疗措施的经济性,主要优点体现在能根据病人的健康状态,改变用药或者改变治疗方式.......
作者:张洁;黄泰康 刊期: 2008- 17
-
3种拉唑类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经济学效果.方法:102例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A组)、雷贝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B组)、泮托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C组).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A、B、C组的Hp清除率及溃疡愈合率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27.31、976.79、967.40及921.05、915.77......
作者:张邦升;王建宁 刊期: 2008- 17
-
我院2004~2006年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6月~2006年12月收集到的25例严重ADR报告,按ADR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药品21种,引起ADR例/次多的是抗感染药,共12种,其次为中药制剂;所涉及的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和神经系统为常见;发现3例新的、严重的为药品说明书或文献未见报道的ADR.结论:严重ADR的发生与多种因素......
作者:彭晓燕;姚冰;潘洁;赵珊珊;唐秀玲 刊期: 2008- 17
-
我院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年上报的209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静脉滴注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129例,占61.72%).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94例,占44.98%),其次为神经系统用药与心血管系统用药: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3......
作者:王慧媛;赵捷;赵志刚 刊期: 2008- 17
-
306例西咪替丁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西咪替丁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对国内1983~2007年医药学术期刊报道的306例西咪替丁致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西咪替丁所致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损害(27.78%)、心血管系统损害(21.24%)、内分泌紊乱(8.82%)、血液系统损害(8.82%)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西咪替丁所致的不良反应,特别应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脏骤......
作者:王丽;徐珽;唐尧 刊期: 2008- 17
-
临床医师参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专业临床药师带教工作的探讨
目的:探讨培养神经内科临床药师的方法.方法:结合神经内科重症专业的特点,总结培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专业临床药师的经验.结果:好的、系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临床药师顺利进入临床,尽快成为治疗团队中的一员.结论:临床医师以专业特色参与到临床药师的培训中.对临床药师在短期内完成工作模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丁建平;齐晓涟 刊期: 2008- 17
-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控制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研究实施药学服务对控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1999年1月~2008年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以药学服务为干预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统计员分别对文献进行检索和筛查.采用ReviewManager4.2统计软件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5项随机对照试验入选,高血压患者585例.随访后,......
作者:倪永兵;黄文龙 刊期: 2008- 17
-
临床药师对儿科抗病毒药合理应用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儿科抗病毒药合理应用干预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我院2005年3月(干预前)及2006年3月(干预后)所有出院儿科患儿住院病历,对其应用抗病毒药的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与干预后抗病毒药应用率分别为64.14%、60.14%;抗病毒药不当应用率分别为22.58%、4.49%;抗病毒药与抗菌药物合用率分别为61.37%、56.08%;抗病毒药平均费用分别为76.......
作者:肖永新;周家齐;杨红英;陈振德;贾孟良;蒋大义;陈丽 刊期: 2008- 17
动态资讯
- 1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与小剂量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 2 联磺甲氢苄啶治疗奴卡菌感染的药学监护1例
- 3 性别对药动学的影响
- 4 苦参素片健康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 5 比对6个版次的《新编药物学》看我国临床降压药物发展
- 6 刺五加及其注射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 7 丹参饮不同提取工艺样品对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
- 8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析
- 9 抗癫痫药物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 10 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Δ
- 11 比索洛尔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PCI术后QRS-T夹角的影响Δ
- 12 某院2013-2015年门诊糖皮质激素处方分析
- 13 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比阿培南的浓度
- 14 双波长法测定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的含量
- 15 HPLC法测定泼尼松龙原料药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 16 我院2006年门急诊处方调查分析
- 17 瑞舒伐他汀对中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
- 18 医用无菌骨蜡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创面止血的疗效评价
- 19 药品中发热物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 20 纳米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