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儿茶止泻霜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儿茶止泻霜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各味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方中君药儿茶中主要有效成分儿茶素进行含量测定,并对其进行稳定性测试.结果:薄层鉴别效果较好;儿茶素进样量在0.364~1.8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4%(RSD=1.28%,n=5).结论:所建标准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李东霞;高明;韩再虹;汪晴;王超 刊期: 2007- 09
-
不同比例川芎当归共煎液指纹图谱考察
目的:考察不同比例川芎、当归共煎液指纹峰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SB-C18(250mm×4.6mm,5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5%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3nm.结果:不同比例川芎、当归共煎液中未发现新峰生成;川芎、当归指纹峰具有加合性,但并非简单加合,某些成分的煎出量受配比的影响,川芎:当归=7:3时阿魏酸煎出量大.结论:本研究可为抗心血管......
作者:宋金春;代军;以盛;黄岭 刊期: 2007- 09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炎颗粒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咽炎颗粒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68:32),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进样量在0.26~3.9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73%(RSD=1.49%).结论:本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控制咽炎颗粒的质量.......
作者:王丽;张山川;徐珽;律焱;唐尧 刊期: 2007- 09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黑柴胡中槲皮素与异鼠李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叶黑柴胡茎叶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6nm.结果: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8~0.40μg(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02%(RSD=1.53%);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为0.06~0.30......
作者:周伟;蔡光明;黄鹤慧;何桂霞;刘鄂湖;朱海升;熊含晖 刊期: 2007- 09
-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止咳胶囊中吗啡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枇杷止咳胶囊中吗啡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0.005mol·L-1庚烷磺酸钠水溶液(5:47.5:47.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吗啡进样量在0.2335~1.868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
作者:邱洪;王宝佳;杨立勇;林芳 刊期: 2007- 09
-
补肾消石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补肾消石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元胡、泽泻、山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结果:在TLC中均能检出元胡、泽泻、山药的特征斑点;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408~2.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5),平均回收率为95.94%(RSD=1.85%).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同华;蒋学文;卫薇 刊期: 2007- 09
-
乳核内消软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乳核内消软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乳核内消软胶囊中的赤芍、当归和夏枯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芍药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13:87):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20μL.结果: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或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
作者:王昕;蒋沁 刊期: 2007- 09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籽獐牙菜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籽獐牙菜中1-羟基-3,7,8-三甲氧基(山)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山)酮、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山)酮和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山)酮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VP-ODSC18(150mmx4.6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70:30:0.4),检测波长为254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20℃.结......
作者:管棣;张媛媛;余德河;谢青兰 刊期: 2007- 09
-
神昌注射液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神昌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冰片、石菖蒲挥发油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液中β-细辛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法专属性强;β-细辛醚进样量在0.6323~1.2646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2%(RSD=0.91%).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神昌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花汝凤;柯雪红;魏刚;方永奇 刊期: 2007- 09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补骨质缓释片中补骨脂总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补骨质缓释片中补骨脂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方法:以补骨脂甲素为对照品,氢氧化钠为显色剂,测定波长为440nm.结果:在4.10~12.30μg·mL-1浓度范围内补骨脂甲素的吸收度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0.5%(RSD=1.57%,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准确测定复方补骨质缓释片中补骨脂总黄酮的含量.......
作者:杨荣平;寿清耀;王宾豪;张小梅 刊期: 2007- 09
动态资讯
- 1 苦参碱脂质体处方与工艺优化研究
- 2 缬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 3 金牡感冒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 4 决明子降血脂作用机制研究
- 5 防范住院患者药物不良事件的研究进展
- 6 芍红消积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7 药用植物拉丁异名现象的分析和思考
- 8 HPLC法同时测定舒眠胶囊中酸枣仁皂苷A和槲皮苷的含量
- 9 药物目录遴选制度构建关键问题研究——基于典型国家遴选制度模式的经验
- 10 我国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及研发模式
- 11 益智仁挥发油对东莨菪碱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 12 我院284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 13 四肢外洗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 14 综合性防范措施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其隐患的实践
- 15 哌嗪类钙拮抗药的研究进展
- 16 HPLC法测定盐酸度洛西汀原料药及其片剂中杂质R-异构体的含量
- 17 冰片对积雪草苷透过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 18 巴戟天正丁醇提取物对缺氧复氧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
- 19 我院2006-2010年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相关性分析
- 20 脑出血患者预防性抑酸治疗对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