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国产与合资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国产与合资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经济性.方法: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分别服用合资与国产二甲双胍片,剂量均为0.5g,tid,疗程均为4wk.结果:2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P>0.05),空腹及餐后2h所获得的单位效果成本B组分别为787.23、743.52元,A组分别为1085.20、933.09元.结论:B组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较经济.......
作者:陈娟 刊期: 2007- 20
-
醋酸生长抑素与醋酸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醋酸生长抑素与醋酸奥曲肽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成本-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醋酸生长抑素与醋酸奥曲肽治疗61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醋酸生长抑素组与醋酸奥曲肽组的总成本分别为11141.00、9325.3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86.67%(P>0.05),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283.65、10759.55.结论:相对于......
作者:颜鲁青;杨小萍;刘兰 刊期: 2007- 20
-
3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3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28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丽珠胃三联(A组),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B组),枸橼酸铋雷尼替丁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C组)治疗,均连用7d,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对3组进行评价.结果:A、B、C组有效率分别为89.80%、87.37%、88.17%(P>0.05),成本分别为55.16、2......
作者:刘同华;张朋彬 刊期: 2007- 20
-
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方法: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8月1日2005年12月31日收集的236例ADR报告分别从药品种类、年龄分布、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3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物以抗感染药居多(占38.98%),≥60a的患者ADR发生率高(占30.51%),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70.76%),ADR为常见......
作者:丁光选;赵美珍;宋会英;徐广华;薛斌 刊期: 2007- 20
-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警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的不良反应.方法:汇总2001~2006年国外文献报道的SSRI致不良反应病例,并对其临床表现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该类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涉及生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结论:临床应重视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警惕应用本品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特别是老人、儿童及孕妇.......
作者:白秋江;郑敏 刊期: 2007- 20
-
21例布洛芬缓释胶囊致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布洛芬缓释胶囊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检索1996~2005年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布洛芬缓释彤囊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布洛芬缓释胶囊所致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出血、双下肢水肿、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其在高年龄组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布洛芬缓释胶囊所致的不良反应,坚持合理用药.......
作者:杜佳新;顾玉红 刊期: 2007- 20
-
我院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上报的156份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季节性分布、用药情况、涉及药品、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ADR的比例高(占39.63%),其次为中药制剂与血液系统用药;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其次为......
作者:杨安涯;殷余苗;周捷 刊期: 2007- 20
-
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合理用药处方指标调查
目的:了解某县市级综合性医院门诊用药处方指标的现状.方法:对某县市级基层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每次就诊的处方药平均品种数为3.57种;处方药应用通用名百分率为69.55%;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为20.81%,其中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占44%;应用抗生素的百分率为41.89%,其中80%的处方应用1种抗生素,二联及以上的占20%,抗生素给药方法以口服为主(占91%),注......
作者:李斯达;李志泉 刊期: 2007- 20
-
门诊药物咨询服务的分析与思考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咨询的服务质量.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2006年600例门诊药物咨询资料,对咨询类型与咨询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咨询内容以药物的用法用量居多(28.2%),其次是药品不良反应(20.8%),所咨询药物中抗生素占主要位置(27.3%).结论:开展专业化的门诊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加强医师、患者和临床药师之间的沟通,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汤静;刘皋林;徐红冰 刊期: 2007- 20
-
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对比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在对医师的外科清洁手术预防用药行为实施干预前、后的用药情况.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对医师的用药方案进行调整,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疗程、降低药品费用.临床药师可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升医院单病种治疗竞争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陈蓉;杨黄莉 刊期: 2007- 20
动态资讯
- 1 罗格列酮对糖尿病模型兔体质量、FPG及FFA等指标的影响Δ
- 2 白芷的活性成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
- 3 克林霉素致伪膜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
- 4 RP-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及胃肠道内容物、黏膜中酮洛芬的浓度
- 5 复方川芎滴丸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气的影响
- 6 从PPA事件认识上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要性
- 7 甲磺酸帕珠沙星与替硝唑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相互作用研究
- 8 抗体介导肝靶向抗肿瘤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 9 对临床实习生进行合理用药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探索
- 10 长春市国家基本药物短缺情况调查及干预措施探讨
- 11 多囊脂质体-海藻酸钠微球的理化性质及初步稳定性研究
- 12 地奥司明片减轻肛门直肠手术后水肿、疼痛和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观察
- 13 罐组式动态逆流提取工艺在丹参提取酚酸类成分中的应用
- 14 疏血通注射液与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队列研究
- 1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克肟浓度
- 16 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药剂科综合效益
- 17 梯度洗脱HPLC法检查头孢他啶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
- 18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进行营养支持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 19 HPLC法测定磷酸伯氨喹片的含量及均匀度
- 2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全国爱卫办召开2016年全国爱国卫生暨预防接种工作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