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出版部门: 《中国药房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1-04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0-1055/R

邮发代号: 78-33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0

出版地区 重庆

出版地区 重庆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药房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药房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1-0408
  • 国内刊号:50-105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第三届重庆市优秀期刊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Pж(AJ) 文摘杂志(俄), CA 化学文摘(美),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文摘杂志,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药房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薄荷醇对两种不同性质化合物体外经兔皮吸收的影响

    目的:以吲哚美辛(Ind)和双氯芬酸钠(Dcs)为模型药物,研究薄荷醇对两种不同性质化合物的促透特性,并探讨其与氮酮联用时的促透效果.方法:在离体透皮实验装置上进行透皮吸收试验和贮库效应的研究.结果:薄荷醇对两种化合物的体外透皮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时滞明显缩短;单独或与氮酮联用时,Ind的增渗倍数强于Dcs;联用比单独应用薄荷醇促透效果更明显,时滞均显著延长,尤其是Dcs延长作用更明显.贮库效......

    作者:王晖;许卫铭;冯小龙 刊期: 2002- 03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黄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血浆中大黄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测定法.方法:色谱柱为Hypersil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pH3.0)(70∶30),流速为1.0ml/min,在435nm波长处作紫外扫描检测.结果:在此分析条件下对大黄酸的测定无干扰;在0.032~4.8μg/ml浓度范围内大黄酸峰面积与其浓度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血浆中大黄酸低检测浓度为16ng......

    作者:陆奇志;戴智勇 刊期: 2002- 03

  • 参地糖脉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参地糖脉宁胶囊中的丹参、生地、川芎、大黄等成分进行定性鉴别,同时测定该制剂主药丹参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采用薄层层析进行定性,用固相萃取-一阶导数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色谱柱为硅胶柱(内径1.1cm),流动相为二氯甲烷-甲醇(8∶2),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丹参酮ⅡA在1.6~8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6.13%,RSD......

    作者:葛勤;黄彩河 刊期: 2002- 03

  • 刺五加及其注射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刺五加和刺五加注射液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方法:运行缓冲液为50mmol/L硼酸-50m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缓冲液,pH值为8.5,操作电压为20kV,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测定槲皮素的线性范围为0.0125~1.0mg/ml,r=0.9997;刺五加的加样回收率为(98.99±0.63)%,刺五加注射液的加样回收率为(98.62±0.42)%.结论:本分析方......

    作者:陈勇川;宋伟;刘松青 刊期: 2002- 03

  • 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常用的10种药物配伍稳定性考察

    目的:研究葛根素注射液与临床常用的10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方法:观察配伍液的外观,测定配伍液的pH值、微粒和葛根素的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葛根素注射液与三磷酸腺苷、辅酶A、三氮唑核苷配伍后pH有显著改变,不宜配伍应用;与维生素B6、氯化钾、酚磺乙胺、西米替丁、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红霉素配伍后,外观、pH、微粒及葛根素相对含量无显著性改变,可配伍应用.......

    作者:殷立新;王淑梅;王川平;郭进 刊期: 2002- 03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测定复方环丙沙星注射液中环丙沙星和替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C18柱,流动相为0.4mol/L枸橼酸-甲醇-乙腈(2∶1∶0.8),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7nm.结果:环丙沙星和替硝唑的回收率分别为99.7%、99.6%,RSD分别为0.9%、0.7%.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可作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陈爱民;井明冉;刘成刚;王晋;胡志林 刊期: 2002- 03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

    目的:建立血浆中咪达唑仑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ODS反相色谱柱(250mm×4.0mm,5μm),甲醇-乙腈-0.02mol/L磷酸钾缓冲液(pH7.4)(65∶25∶10,V/V)为流动相,样品经碱化提取分离后流动相溶解,在221nm波长处检测.结果:本法测定的标准曲线在50~1600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低检测浓度为2n......

    作者:蔡美华;王珊娟;杭燕南 刊期: 2002- 03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烟肼的血药浓度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异烟肼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EclipseXD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0.05mol/L磷酸二氢铵-乙腈(65∶35).0.5ml血浆用1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后,加桂皮醛衍生化,再用乙醚提取分离后进样.结果:在0.10~1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误差小于7%,日间误差小于14%;方法平均回收率95%~105%.结论:本方......

    作者:邱枫;肇丽梅;张桂凤;郭善斌 刊期: 2002- 03

  • 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二重真菌感染与抗菌药物应用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06例老年住院患者应用抗菌药物后的二重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a老年患者大多患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免疫力弱,平均住院时间长,抗菌药物诱发的二重真菌感染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占我院同期发生老年患者真菌感染的84.6%.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其次为尿道.结论: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是导致老年患者院内二重真菌感染增多......

    作者:钟慧 刊期: 2002- 03

  • 配制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617例/次的体会

    为了配合临床治疗,我科自1998年10月开始配制全胃肠外静脉营养液(TPN),至2001年6月,共配制617例/次.各科室应用次数分别为:普通外科多,270例/次;其次是ICU室,268例/次;相对较少的有儿科22例/次,烧伤科19例/次,骨科和心血管科各11例/次,肿瘤科7例/次,妇产科5例/次,神经内科4例/次.由于临床如今多以外周静脉给药,用药次数很少受到限制,故患者在无法进食且营养状况不良......

    作者:廖海强;刘玉兰;谢冰玲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