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执业药师新规:刷脸认证时代来临
时间:2025-08-11 11:05:56
8月起,全国执业药师群体将迎来一项重大管理变革。根据最新规定,执业药师在提供药学服务时必须完成报备确认流程,并通过人脸识别验证身份,否则将无法进行医疗费用结算。这一政策犹如在药品流通的关键环节加装了一把智能安全锁,直接影响全国近120万执业药师、50余万家零售药店及各级医疗机构的日常运营。
报备+刷脸:双重认证构筑安全防线
新规要求执业药师在开展处方审核、用药指导等服务前,必须通过省级监管平台完成执业信息报备。系统将自动核验其执业资格有效期、注册备案状态等关键信息,相当于为每位药师建立电子执业档案。人脸识别环节则采用动态活体检测技术,误差率控制在百万分之一以下,比高铁进站系统还要精确三级。某三甲医院药学部主任形容:这就像给每张处方都配发了专属身份证,确保从开方到发药的全链条可追溯。
结算拦截机制倒逼合规执业
未完成认证流程的药师,其参与的药品调剂记录将触发医保结算系统的智能拦截。具体表现为:患者医保卡无法完成扣费、药店POS机显示"药师未认证"提示、医疗机构HIS系统自动暂停该批次处方流转。某连锁药店运营总监透露,系统试运行期间曾出现因晨间交接班漏认证,导致早高峰时段30多笔交易延迟结算的情况,现在各门店都把认证流程写入交接班必查清单。
四类场景需特别注意
1.多点执业药师需在每个工作地点单独认证,系统会记录GPS定位信息;
2.夜间值班人员要完成人脸识别+工牌扫描双重验证,防止冒名顶替;
3.中药饮片调剂也纳入监管,传统手写处方需同步上传电子留痕;
4.慢病长处方每次续药都需重新认证,避免"一次认证管半年"的漏洞。
技术赋能下的监管升级
省级药监平台将实时监控认证数据,异常情况自动预警。例如同一药师账号在相距200公里的两地同时认证,系统会立即冻结结算权限并派发核查任务。配套建设的"药师信用积分"体系,把认证合规率与年度考核挂钩,连续三个月达标率低于95%的医疗机构将面临飞行检查。这种监管力度堪比税务系统的金税工程,让过去存在的"挂证"乱象无处遁形。
过渡期安排与应对建议
7月15日至31日为系统压力测试期,期间认证失败仍可人工复核结算。建议医疗机构:
在员工通道加装专用认证终端,避免与患者共用设备;
将认证步骤嵌入现有工作流程,如与处方系统开机联动;
为老年药师配备辅助认证工具,如指纹识别备用方案。
这项被称为"药师版人脸闸机"的新规,预计将使药品调剂差错率下降40%,同时提升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随着8月1日全面实施,整个医药服务行业将迎来更规范、更透明的执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