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古人驱蚊三宝!天然无毒效果超乎想象
时间:2025-08-01 10:59:51
夏日炎炎,蚊虫肆虐,现代人习惯依赖电蚊香、驱蚊液等化学产品,却不知我们的祖先早已用天然药材构建起一道绿色防线。那些藏在《本草纲目》里的智慧,如今依然能在生活中焕发光彩。
艾草:穿越千年的驱蚊卫士
艾叶的驱蚊功效早在《荆楚岁时记》中就有记载:“端午日采艾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这种菊科植物含有挥发性桉叶油精和樟脑成分,就像天然的小型驱蚊雷达,能干扰蚊虫的嗅觉系统。实验显示,15平方米的房间悬挂30克干艾叶,2小时内蚊虫降落率可降低40%——相当于在室内撑起一把无形的保护伞。古人常将艾条制成"艾虎"挂于床帐,现代改良版可将艾叶与决明子混合缝制抱枕,既驱蚊又护颈。
薄荷:双重功效的清凉特使
唇形科的薄荷叶片布满油腺,轻轻揉搓就会释放薄荷醇分子。这种物质在驱蚊的同时,能像天然空调般降低体表温度1-2℃。明代《食物本草》记载用薄荷汤"洗疮拔毒",现代研究则发现其挥发油对致倦库蚊的驱避率达73%。厨房窗台种植薄荷盆栽,既能随手取用入菜,又像站岗的哨兵阻挡蚊虫入侵。特别推荐将薄荷叶与医用酒精按1:5浸泡,制成喷雾可维持3小时防护效果。
藿香:被低估的驱虫能手
这种带着柠檬香气的唇形科植物,古人行军时必备。《本草正义》称其"芳香而不嫌猛烈",现代色谱分析揭示其含有的甲基胡椒酚,驱蚊效果堪比DEET(避蚊胺)的天然版本。广东地区传统的"藿香正气水",稀释后喷洒墙角,能形成持续6小时的防护圈。更巧妙的是将藿香与陈皮制成香囊挂在汽车出风口,相当于给爱车装上生物滤网。
古法新用的黄金组合
将这三种药材以2:1:1的比例配伍,会产生协同效应。晒干后装入透气棉布袋,每个20克的香包保护范围约5平方米,效力持续2个月。紧急情况下,取混合药材50克加水煮沸,其蒸汽驱蚊效果是单一药材的1.8倍。值得注意的是,孕妇使用时应减少艾叶比例,儿童房推荐增加薄荷含量提升安全性。
这些历经时间检验的方法,不仅避免化学驱蚊剂的神经毒性风险,更暗合现代"环境友好型防虫"理念。下次被蚊虫困扰时,不妨打开祖先留下的"绿色药箱",让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继续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