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2025上半年我国创新药审批加速
时间:2025-07-25 11:39:04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审批呈现加速态势,2025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尤为显著。据国家药监局最新统计,今年1至6月共批准创新药43个,这一数字已接近2024年全年44个的批准总量。若将时间轴拉长观察,近10年滚动平均值达到每年46.5种新批准,创下历史新高。这种"半年抵一年"的审批效率,犹如医药研发赛道上的"换挡提速",彰显出监管审评体系的优化与产业创新活力的迸发。
罕见病用药: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突破
在43个获批创新药中,罕见病治疗药物占据重要地位。这一领域的发展轨迹堪称"阶梯式跃升":2022年仅批准3个,2023年猛增至45个,而2024年前五个月就已批准24个。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全年罕见病用药共覆盖34种疾病,其中14种属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20种属于《第二批罕见病目录》。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制品与化学药品在此领域形成"双轮驱动"格局,分别占比48%(21种)和52%(23种)。这种均衡分布犹如为罕见病患者搭建起"立体化治疗网络",打破了以往治疗选择单一的局面。
肿瘤领域:持续领跑创新药赛道
作为传统优势领域,肿瘤药物在2024年CDER批准新药中数量最多,罕见病用药则以20%的占比成为"第二梯队"的领跑者。这种"一超一强"的格局,反映出我国医药创新既聚焦重大疾病攻坚,又兼顾特殊群体需求的战略平衡。从治疗机制来看,上半年获批的肿瘤创新药涵盖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前沿技术,形成对现有治疗体系的"补位式创新"。
审批机制:优先通道催化研发转化
政策杠杆的撬动作用在数据中清晰可见。2024年获批的44个罕见病药品中,有17种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上市,占比达38.6%。这种"绿色通道"机制如同为急需药物安装"加速器",使得2023-2025年间罕见病用药年均增长率保持三位数。2025年3月,又有3款罕见病药物通过该机制获批上市或新增适应症,显示出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行业影响:满足未竟医疗需求的里程碑
从宏观视角看,创新药审批的"量质齐升"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进入新阶段。罕见病用药占比达20%的突破,相当于为每五位创新药受益者中就有一位是罕见病患者。这种结构性变化,正如在医疗公平的天平上增加了关键砝码。产业界将这种转变称为"从跟随创新到源头创新的跨越",其背后是审评标准国际化、临床价值导向等深层变革的推动。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43个创新药的集中获批不仅是数字的累积,更构建起覆盖重大疾病与特殊群体的治疗谱系。随着审批效率与创新质量的同步提升,我国正逐步实现从"医药大国"向"医药强国"的转型,为全球公共卫生贡献独特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