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房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血管健康饮食指南:清道夫与埋雷食物

时间:2025-07-24 15:02:03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健康威胁之一,而饮食作为可控的风险因素,近年来成为研究焦点。最新科学证据表明,某些食物可能成为血管的“清道夫”,而另一些则可能悄悄为血管“埋雷”。理解这些食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做出更明智的日常选择。

加工肉制品的隐匿风险

香肠、培根等加工肉制品含有高浓度的钠和防腐剂(如亚硝酸盐),这些成分会引发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研究表明,每日摄入50克加工肉制品,冠心病风险上升42%。这相当于每天两片培根就让心脏血管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如同生锈的水管逐渐失去弹性。

高盐食品的血压陷阱

腌制食品和快餐中的隐形盐分,会使血液容量增加10%-15%,迫使心脏像超负荷的水泵般工作。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每年约165万心血管死亡可直接归因于过量盐摄入。想象一下,这相当于每天往血管里注入一勺细沙,日积月累必然造成循环系统堵塞。

含糖饮料的甜蜜负担

一罐碳酸饮料含糖量往往超过每日建议值的150%,这种糖分海啸会触发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管壁糖基化终产物(AGEs)堆积。研究显示,每天饮用1-2份含糖饮料的人群,心梗风险比常人高20%,就像在血管内壁涂了一层黏稠的糖浆。

反式脂肪的分子级破坏

人造奶油和油炸食品中的反式脂肪,会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颗粒变得更小而致密,更容易穿透血管内皮形成斑块。这种“分子级破坏”使得冠心病风险提升近30%,其危害堪比在血管里埋下微型定时炸弹。

深海鱼的omega-3防护盾

三文鱼、沙丁鱼等富含的EPA和DHA脂肪酸,能像“血管润滑剂”般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每周摄入2-3次深海鱼可使动脉粥样硬化风险降低17%,相当于为血管镀上一层防锈膜。

坚果里的心脏保护密码

杏仁、核桃中的植物甾醇和精氨酸,能协同降低坏胆固醇并改善血管舒张功能。30克/日的坚果摄入量(约一把)与冠心病死亡率下降28%相关,这些小小的营养胶囊就像微型血管修理工。

膳食纤维的立体防御

最新研究揭示,每日25-29克膳食纤维摄入可构建多层次保护:可溶性纤维像海绵般吸附胆固醇(降低15-30%心血管死亡率),不可溶性纤维则如同肠道清道夫,通过调节菌群产生短链脂肪酸来减轻全身炎症。全谷物和豆类中的纤维网络,相当于在消化道内铺设了保护血管的过滤系统。

果蔬的抗氧化军团

深色蔬菜和浆果中的花青素、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能中和血管中的自由基攻击。每天增加80克果蔬摄入,中风风险递减11%,这些天然色素就像派驻在血管里的抗氧化特种兵。

实践建议方面,可采用“餐盘分割法”:用全谷物占据1/4餐盘,搭配双倍体积的彩虹蔬菜,佐以手掌大小的优质蛋白。特别注意将每日盐摄入控制在5克以下(约一啤酒瓶盖),用香草香料替代部分盐分。对于膳食纤维补充,建议从早餐燕麦碗开始,逐步增加至每日3份全谷物+2份豆类的组合,如同为心血管系统搭建缓释型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