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高血压患者夏季健康指南
时间:2025-07-08 14:48:43
盛夏时节,骄阳似火,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高温高湿的环境如同无形的压力测试机,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如何在这一特殊季节里稳住健康防线?以下从饮食、运动、生活细节三大维度,为高血压患者定制科学且实用的夏季生存指南。
一、舌尖上的降压密码:盐与钾的平衡术
夏季出汗量增加,钠钾流失加剧,高血压患者的饮食需像精密天平般调控。每日盐摄入量应严格控制在6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但数据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实际摄入量高达25-50克,相当于每天吞下4-8瓶盖的盐。建议用天然香料替代含钠调味品,如柠檬汁、花椒等,既能提鲜又可减少"隐形盐"的偷袭。
补钾则是另一把钥匙——深色蔬菜(如菠菜、苋菜)应占每日蔬菜摄入量的50%以上,搭配香蕉、紫菜等富钾食材,能像海绵般吸收多余钠离子。但肾功能不全者需警惕:补钾过量可能引发高钾血症,这类人群需定期监测指标,如同汽车保养时检查机油状态。
二、运动场上的温柔革命:避开高温"雷区"
当气温超过32℃且湿度达60%时,人体散热效率下降30%,运动时核心体温可能如失控的水银柱般飙升。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低强度运动,如太极或水中步行,强度以能完整说话为度。
特别提醒:雨季气压变化会使血管如同被反复挤压的橡皮管,建议随身携带便携式血压计,运动前后各测量一次。若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出现头晕目眩,应立即启动"紧急避险"模式——停止活动并转移至阴凉处。
三、昼夜节律的微调策略:从睡眠到饮水的精细化管理
夏季昼长夜短易导致睡眠碎片化,而每少睡1小时,次日收缩压平均上升2mmHg。建议采用"22度法则":将卧室温度设定在22℃左右,配合蚕丝材质寝具,这种天然蛋白纤维的导热性能堪比微型空调管道。
饮水方面需掌握"少量多次"原则,每小时饮用100-150ml(约半杯水),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水造成血液稀释。可观察尿液颜色判断 hydration 状态:理想状态应如淡柠檬汁,若接近苹果汁的深黄色则提示脱水。
四、情绪降温的隐藏技巧:环境与心理的双重缓冲
高温易诱发"气象烦躁症",研究显示,气温每升高1℃,急诊室高血压相关就诊量增加5%。推荐"三分钟冷却法":将手腕置于流动冷水下冲洗,利用动脉浅表部位快速散热,效果如同给过热的引擎浇灌冷却液。
室内可布置绿植墙或蓝色系装饰,视觉温度能降低2-3℃。每周三次的冥想练习,则像为大脑安装"稳压器",每次15分钟即可使应激激素水平下降27%。
这个夏天,高血压患者的健康防线需要构筑在每日生活的细节里。从控制盐量到科学补水,从择时运动到情绪管理,每个环节都像精密钟表的齿轮,唯有协同运转,才能让血压指针稳定在绿色区间。记住:最有效的养生不是轰轰烈烈的改变,而是将专业建议转化为润物无声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