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小儿用药禁忌全解析
时间:2025-06-18 11:54:06
在药品使用中,一个常见的误区是认为名称中带有“小儿”字样的药物适合所有儿童。实际上,这类药物往往有明确的禁忌人群和适用年龄限制,错误使用可能引发健康风险。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几类禁忌情况:
一、年龄限制:并非所有“小儿”药都覆盖全年龄段
许多家长忽略药品说明书中的年龄分层。例如,部分“小儿感冒颗粒”仅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因婴儿肝肾代谢功能不完善,药物成分可能蓄积中毒。新生儿(0-28天)和早产儿更需谨慎,其血脑屏障发育不全,某些成分如樟脑(常见于退热药)可能引发抽搐。场景化比喻来说,婴儿的代谢系统像未安装过滤网的净水器,无法有效拦截药物中的有害物质。
二、特殊体质儿童:基因差异决定用药安全
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需严格规避特定成分。以“小儿氨酚黄那敏”为例,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儿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可能诱发溶血危象,其风险相当于在血管内引爆微型炸弹。同样,癫痫患儿禁用含咖啡因的止咳药,因兴奋神经的成分可能降低发作阈值。
三、合并基础疾病:药物可能加重病情
消化系统疾病:如“小儿健脾散”含大黄等泻下成分,慢性腹泻患儿使用会加剧电解质紊乱;
心血管问题: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能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率骤升,如同给脆弱的心脏引擎强行增压;
肝肾功能异常:连翘、柴胡等中药成分需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儿童易发生药物性肝损伤。
四、过敏体质:名称误导性风险
“小儿”前缀常让人误以为药物温和,实则可能含高风险致敏原。例如:
阿司匹林类退热药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一种罕见但致命的脑病);
草莓味矫味剂反而成为过敏源,临床曾出现因食用色素诱发喉头水肿的案例。
五、药物相互作用:隐藏的化学冲突
正在服用其他药物的儿童需特别注意:
益生菌类“小儿肠胃康”与抗生素同服会失效,间隔时间应大于2小时;
含钙剂的补铁药物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结合会形成不溶性复合物,吸收率下降70%。
专业建议可总结为“三查原则”:查适应症年龄、查成分表过敏原、查合并用药禁忌。药品名称中的“小儿”仅是提示而非保证,精准用药需要像解读密码般审慎对待说明书每一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