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这些用药习惯,你中了几招?速自查!
时间:2025-04-27 10:33:33
在日常生活中,药物是我们对抗疾病、缓解病痛的重要“武器”。然而,很多人在用药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错误习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可能会影响到药物的疗效,甚至带来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常见的错误用药习惯,看看你中了几招。
有些朋友在身体稍微出现不适时,就会自行去药店买药服用。比如一有点头疼脑热,就马上吃抗生素。其实,这样的做法并不科学。很多疾病在初期可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抗生素对病毒并没有作用。滥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有效治疗疾病,还可能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而且,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没有经过专业医生的诊断就随意用药,很容易用错药,延误病情。
还有一些人存在药物剂量把控不当的问题。有的人觉得药吃得越多,病就好得越快,于是擅自加大药物剂量。殊不知,药物都有一个安全的剂量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比如一些止痛药,过量服用可能会引起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相反,有些人又会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而减少用药剂量,这样可能无法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使药物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用药不按时按量也是常见的错误之一。有的患者记起来就吃,忙起来就忘,完全没有遵循医嘱或者药品说明书上的用药时间和剂量要求。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是有规律的,只有按照合适的时间间隔和剂量服用,才能保持药物在体内的稳定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如果用药不规律,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增加治疗的难度。
不少人在用药时还存在药物搭配不合理的情况。有些患者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却没有考虑到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感冒药和其他药物一起服用时,可能会增加肝脏的负担,甚至引起药物中毒。在服用多种药物之前,应该咨询医生或者药师,了解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人在用药期间不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比如在服用某些药物期间,仍然大量饮酒、吸烟或者食用一些会影响药物吸收的食物。酒精可能会与很多药物发生反应,影响药效或者加重药物的副作用。吸烟也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而一些食物,如西柚汁,可能会影响某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从而改变药物的疗效。
很多人在病情稍有好转时就自行停药。他们觉得症状缓解了,就不用继续吃药了。其实,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有些药物需要按照疗程服用,即使症状消失了,体内可能还有残留的病菌或者炎症没有得到彻底清除。如果过早停药,很容易导致病情复发,而且还可能使病菌产生耐药性,给后续的治疗带来更大的困难。
这些错误用药习惯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少见,它们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在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必要时咨询医生或者药师的意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随意增减剂量或者停药。同时,在用药期间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药物与不良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药物真正成为我们健康的守护者,而不是健康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