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药卡嗓子眼,如何正确掰开服用?揭秘!
时间:2024-12-25 14:40:26
在现代社会中,药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维持健康,药物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药片卡在喉咙的问题,这时候有人可能会想到将药片掰开或研磨成粉末来服用。那么,这样做真的安全吗?
我们需要了解药片的结构和作用原理。许多药片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复合制剂,其表面可能覆盖有缓释层或肠溶层,以确保药物在特定的消化道部位释放,从而发挥最佳疗效并减少副作用。一旦药片被掰开或研磨,这些精心设计的结构就会被破坏,可能导致药物提前释放或无法在预定部位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治疗效果。例如,一些降压药和降糖药就需要整片吞服,以保证药物在肠道内的缓慢吸收和持续效果。
掰开或研磨药片还会带来剂量不准确的问题。每片药物的剂量是经过严格计算的,掰开后很难确保两半的剂量相等,这可能导致摄入过多或过少的药物,从而引发不良反应或达不到预期治疗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需要精确控制剂量的药物,如抗凝药、抗癌药等,更不能随意掰开或研磨。
从安全性角度来看,掰开或研磨药片还可能带来其他风险。例如,某些药物在掰开后可能会暴露出刺激性较强的核心成分,对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造成损伤;有些药物则可能在研磨过程中产生粉尘,被吸入呼吸道后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此外,对于儿童来说,将药片研磨成粉末虽然看似便于吞咽,但也存在误吸的风险,家长需要特别小心。
面对药片卡在喉咙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专家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地过度咳嗽或催吐,以免加重症状或引发窒息风险;二是可以尝试通过含漱的方式使药物逐渐溶解并顺利滑入食道;三是如果上述方法无效且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同时,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在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并遵循医嘱正确服用药物。
当遇到药片卡在喉咙时并不能简单地通过掰开或研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不仅可能破坏药物的结构、降低疗效和增加副作用风险,还可能导致剂量不准确和其他安全隐患。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药品说明书和医生指导来正确服用药物,并在遇到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和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用药的安全有效并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