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房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高血压脑病

时间:2024-12-11 16:22:52

高血压脑病(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见于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太突发急骤升高,导致脑小动脉痉挛或脑血管调节功能失控,产生严重脑水肿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常先有血压突然升高、头痛、恶心、烦躁不安等症状,然后发生剧烈头痛、呕吐、心动过缓(个别亦可心动过快)、脉搏有力、呼吸困难、视力障碍、黑蒙、抽搐、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也可有暂时性偏瘫、半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发病机理

本病多见于急进型高血压病,尤其并发肾功能衰竭的病人,也可见于急性肾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肾血管病和嗜铬细胞瘤病人,但少见于由主动脉缩窄或原发性醛固酮症所引起的高血压病人。缓进型高血压病,除非病人血压高达33.33/19.99kPa以上或伴有明显脑动脉硬化,很少发生高血压脑病。

高血压脑病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有两种学说:①脑血管过度调节或脑小动脉痉挛学说:动脉压极度增高,脑小动脉痉挛,使流入脑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减少,导致脑缺血,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和破裂。②脑血管自动调节崩溃学说:即血压达到一定上限时,自动调节机理破坏,结果脑血流量增加,血浆渗出增高和发生毛细血管坏死,点状出血与脑水肿。 

临床表现

急骤起病,病情发展非常迅速。肾功能损害者更容易发病。

动脉压升高:原来血压已高者,在起病前,再度增高,舒张压达16Kpa〔120mmHg〕以上,平均动脉压常在20.0~26.7kpa〔150~200mmHg〕之间。

颅内压增高:由脑水肿引起。患者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动脉痉挛并有火焰样出血和动脉痉挛以及绒毛状渗出物。

意识障碍:可表现为嗜睡及至昏迷,精神错乱亦有发生。

癫痫发作:可为全身性局限性发作,有的出现癫痫连续状态。

阵发性呼吸困难:由于呼吸中枢血管痉挛,局部缺血及酸中毒所引起。

其它脑机能障碍的症状:如失语、偏瘫等。

头痛:常是高血压脑病的早期症状,多数为全头痛或额杭部疼痛明显,咳嗽、活动用力时头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当血压下降后头痛可得以缓解。

脑水肿症状为主:大多数病人具有头痛、抽搐和意识障碍三大特征,谓之为高血压脑病三联征。

 

辅助检查

检查要突出重点即根据问诊材料考虑到最大可能的某种或某几种疾病后,首先加以检查以求尽快肯定或否定某些诊断,在明确头痛病因后,有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检查方法有:

1、眼底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性眼底,视网膜动脉痉挛甚至视网膜有出血、渗出物和视乳头水肿。

2、脑脊液检查:压力常显著增高,有少数红细胞或蛋白质轻度升高。

3、CT检查:如出现弥漫性慢波,提示脑组织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

鉴别诊断

根据高血压患者突发急骤的血压与颅内压升高的症状,诊断不难,需与其他急性脑血管病鉴别。

(1)腰穿脑脊液呈血性改变可确定诊断;

(2)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高血压脑病一样,也可有突发的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症状,部分患者也可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通常较轻,极少出现偏瘫,且脑脊液呈均匀血性等特点,可与高血压病鉴别;

(3)颅内占位性病变:虽有严重头痛,但为缓慢出现,非突然发生,其他颅内压增高症状和局灶性神经体征亦是进行性加重血压虽可升高,但不及高血压脑病的显著增高

(4)如临床疑为颅内肿瘤,可通过脑超声波,脑血管造影或CT等检查加以确诊  

治疗

一、迅速降低血压可选用下列措施:

(一)硝普钠30~10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缓慢静滴,以血压调节滴速。

(二)25%硫酸镁10ml,深部肌注或用5%葡萄糖20ml稀释后缓慢静注。

(三)利血平1~2mg肌注,1~2次/d,本药起效慢而平稳,适于快速降压后,维持血压应用。

(四)酚妥拉明5~10mg,肌注或静注,亦可稀释后静滴。

(五)阿方那特50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开始每分钟侧血压一次,根据血压调节滴速(约2~3ml/分)。

(六)氯甲苯噻嗪(低压唑)200~300mg,15~30秒内静脉注完。必要时2小时后再注射一次,并可与连尿联合应用,以防钠、水潴留。

(七)溴化六甲双胺5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开始2分钟测血压一次,依血压调节滴速。

(八)汉防已甲素50mg用25%葡萄糖液20~40ml稀释后静注,2次/d。

二、降低颅内压,消除脑水肿。

三、控制癫痫。

四、病因治疗:

症状控制后,有肾功能衰竭者可行透析治疗,妊娠毒血症者应引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