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房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医学论文统计学中常见的统计误区

时间:2024-07-24 09:46:06

在医学论文的统计学应用中,常见的统计误区不仅会影响研究的可靠性,还可能导致结论的误导和不准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统计误区,并结合实例进行详细说明:

1. 盲目使用t检验

误区描述:t检验的应用条件是样本取自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总体,并且要求两个总体的方差相等。然而,许多作者不顾样本是否满足这些条件,盲目使用t检验。

实例说明:某研究旨在比较两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但样本数据并非来自正态分布,且两样本方差明显不等。研究者未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直接使用了t检验,结果可能不准确。

2. 滥用配对资料t检验

误区描述:配对资料t检验适用于配对设计的实验,即将非处理因素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受试对象配成一对进行实验。然而,许多作者忽视了其严格的使用条件,滥用配对资料t检验。

实例说明:一项研究在比较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对同一批患者的治疗效果时,未严格按照配对设计的原则进行样本分配和实验处理,却错误地使用了配对资料t检验,导致结论可能产生偏差。

3. 误用参数检验代替非参数检验和卡方检验

误区描述:参数检验的前提条件是资料呈正态分布且各组方差齐同。对于偏态分布和方差不齐的资料,应使用非参数检验。然而,许多作者在这些情况下仍使用参数检验。

实例说明:一项关于微量元素(如血铅、血锌)水平的研究,由于数据呈偏态分布,本应使用非参数检验或进行数据转换后再进行参数检验。但研究者直接使用了t检验,导致统计结果不准确。

4. 错误分析等级变量资料及误用t检验分析重复测量设计资料

误区描述:等级变量资料(如疗效等级:治愈、显效、好转、无效)应使用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应使用适当的重复测量分析方法。然而,许多作者错误地使用了t检验。

实例说明:一项关于某药物治疗效果的研究,数据为等级变量资料(如疗效等级),但研究者错误地使用了t检验来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效果,导致结论不准确。

5. 统计结论的描述不确切

误区描述:统计结论的描述应基于统计学术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然而,许多作者仅凭少量统计资料就作出不科学的结论。

实例说明:一项关于吸烟与慢性气管炎患病情况的研究,结果显示P<0.01,只能说明吸烟者与不吸烟者患慢性气管炎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即吸烟者更容易患慢性气管炎。但研究者直接得出“两者患病率相差非常显著”的结论,未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可能误导读者。

6. 统计指标的误用

误区描述:常见的统计指标误用包括率与构成比、发病率与患病率等的混淆。

实例说明:某研究在分析某地5类传染病疫情时,错误地将构成比(如某类传染病患者数占总患者数的比例)当作发病率(新发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导致结论错误。

综上所述,医学论文统计学中的常见误区多种多样,研究者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应严格遵循统计学原则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结论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