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房杂志

期刊简介

               《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如何避免简单罗列的误区?

时间:2024-06-12 10:22:53

文献综述,作为学术研究的基石,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背景知识,还协助读者洞察研究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然而,许多学者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常陷入简单罗列的误区,导致综述缺乏深度与逻辑,难以展现研究的综合性和前瞻性。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精细的文献阅读和合理的逻辑架构,避免这一问题,使文献综述真正“综”而“述”之。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如何避免简单罗列的误区?


一、文献综述的常见误区

  1. 简单罗列文献:这种综述方式仅是对不同学者观点的堆砌,缺乏对文献的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这种罗列形式不仅使内容显得杂乱无章,还难以揭示研究之间的内在联系,无法为读者提供清晰的研究脉络。

  2. 文献阅读不深入:部分学者在撰写综述时,对文献的理解仅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挖掘文献的核心观点和研究方法。这种浅尝辄止的阅读方式,导致综述缺乏深度,难以揭示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和研究空白。

二、超越简单罗列的策略

  1. 深入理解已有研究观点:撰写文献综述的首要任务是深入理解已有研究。这包括全面把握文献内容,理解研究的背景、方法和结论。通过深入阅读,可以准确把握研究的核心观点和逻辑关系,为后续综述的撰写奠定坚实基础。

  2. 构建合理的逻辑结构:在撰写综述时,合理的逻辑结构至关重要。可以根据时间顺序、观点的内在逻辑或相似程度对文献进行分类和整理。例如,可以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或“由宽到窄”的架构,系统梳理研究问题的起源、发展和现状。这种结构有助于清晰地展现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3. 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为了避免综述的杂乱无章,需要对文献进行系统分类、归纳和提炼。这包括识别研究主题的主要方向,找出各研究之间的联系和差异,并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例如,可以对同一主题下的不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异同点,并通过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突出综述的重点与亮点

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突出文献中的重点和亮点。这不仅可以避免简单罗列的弊端,还能使综述更具深度和层次感。在撰写过程中,应关注每篇文献的核心发现和独特贡献,并明确其对研究领域的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项研究的关键点和其在整个研究领域中的位置。

此外,突出重点和亮点还有助于在综述中形成清晰的逻辑线索。例如,可以通过对比不同研究在某一方面的发现,揭示出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争议或未解的问题。这样不仅能使综述更加清晰、具有针对性,还能引导读者关注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四、有“综”也要有“述”

文献综述不仅要对已有研究进行总结和归纳,还应在此基础上作出评价和展望。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还能揭示出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潜力。

在总结已有研究时,应对不同研究的优缺点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可以识别出哪些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哪些研究可能存在方法上的局限或数据上的不足。这种评估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研究领域的现状。

同时,文献综述应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和分析现有文献,可以发现研究领域中的空白点和争议点。这些未解的问题不仅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向,还能帮助作者明确自己的研究重点。

在此基础上,文献综述应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作者可以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解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研究建议和设想。这些建议不仅为自己的研究选题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研究价值,还能为整个研究领域的发展指明方向。

最后,文献综述的结论应具有深度。在写结论时,不能简单地重复文献的内容,而是要对文献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种总结和评价不仅展示了作者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还为读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总之,避免文献综述的简单罗列需要作者在文献阅读和撰写过程中注重深入理解、合理安排逻辑结构、系统分类归纳以及提出评价和展望。只有这样,才能撰写出高质量的文献综述,为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研究方向。通过这样的努力,文献综述将真正“综”而“述”之,成为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